前言
1974年9月29日晚上,身患癌症住院的周恩来,在灯光下仔细翻阅着出席国庆招待会的两千多人名单。
周恩来一边看,一边往上增加一些同志的名字。当看到由统战部提出的第十七类名单时,周恩来的目光落到张学铭的名字上时,感到非常宽慰。
为了保证张学铭等人都能够出席招待会,顺利见报,周恩来提笔给当时主持政治局日常工作的王洪文写信:
……张学铭,张学良之弟,张学思之兄……现张学思已死(此案亦应弄清),故邀请张学铭出席有此必要……
周恩来病重仍不放松工作
超负荷的工作强度、睡眠少以及极大的精神压力,使得早就在1967年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的周恩来,身体健康状况日趋糟糕。
周恩来
1972年,癌症又悄悄向周恩来袭来。
1974年4月开始,由于癌症的原因,周恩来总理出血不断,有时候由于血块堵塞,排尿困难。
这年6月初,周恩来住进了305医院治疗。
为了让周恩来总理安心治病,中央决定在周恩来治病疗养期间,由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代替周恩来主持会议与呈批重要文件。
但是,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苦不堪言周恩来,却做不到安心治病。
表面上看周恩来好像是在那里治病,但是,他的脑子根本就没有离开过工作。一会儿一个问题,想的全是工作的事情。
周恩来总理的卫士高振普回忆,尽管已经住院,但周恩来总理没有因为他的病情增加一点休息,也没有因为他的病情减少一点工作量。
高振普
期间,他或是翻阅文件,或是找人谈话、或是见外宾,甚至是去医院外看人。
同时,他还牵挂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他会因为百姓受灾缺衣少粮而落泪内疚,也会因为接到群众来信反映,某个山区的盐比城市的贵一分钱而马上下达指示:无论如何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让山区的群众吃上盐。
1974年国庆前夕,病床上的周恩来翻阅过即将见报的除夕国庆招待会两千多人的名单后,亲自致信中央政治局,提议增加起义将领卫立煌、程潜、张治中、傅作义的夫人参加这次招待会。
同时,周恩来在看到名单上有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的名字后,又专门提到,邀请他出席很有必要。
9月30日晚上,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参会人员陆续到达。
当久未露面的周恩来随着迎宾曲的节奏步入宴会厅时,厅内有人马上就注意到了周恩来。由于过于激动,脱口而出:“周总理来了!”
周恩来
听到这话,宴会厅顿时沸腾,大家激动的为周恩来总理的到来欢呼。
那些距离周恩来近一些的宾客,争先走近周恩来,激动向他问好,与他握手。
周恩来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后,伸出双手反复向大家示意,但现场掌声依旧久久不息。
值得注意的是,周恩来出席并主持此次招待会,医护人员考虑到周恩来的身体情况,原本是不同意的。
但是,周恩来却坚持出席。他不仅出席了招待会,还讲了话,而且一直到讲完最后一句话。
尽管身体抱恙,但周恩来讲话时的声音依旧像往日那样洪亮、清晰,人们也再次感受到了周恩来讲话的魅力。
在短短5分钟的祝酒词中,大家竟然爆发出10多次的热烈掌声。
周恩来
祝酒词结束后,周恩来象征性的吃了点东西。考虑到他当时的身体情况不适合喝酒,工作人员只能在空茅台酒瓶中提前装上白开水,由专人为周恩来斟酒。
祝酒结束后,周恩来没有再入席。他歉意的向宾客们握手告别,提前退场。
看到此情此景,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围过来,与周恩来握手,想要再和他说会儿话。
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周恩来健康状况不好,并不知道他患上了癌症。
此次,周恩来叮嘱邀请张学铭等人的做法,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良好影响。
不过,这并非周恩来第一次关照张学良家人。
周恩来关怀张学良及其家人
自从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周恩来便一直牵挂张学良的安危,一有机会,他便向全社会呼吁,要求蒋介石释放张学良。
张学良
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发言时突然说:
“我们今天在这里谈团结,有个人对团结的贡献最大,这个人就是促成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张汉卿先生,我们诚恳的希望他能早日获得自由!”
此后,周恩来又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张学良,同时他还叮嘱相关部门,凡是涉及张学良的宣传、报道以及记述,首先要考虑张学良本人的安全。凡是东北军与张学良旧部有困难的,都要照顾他们。
西安事变25周年时,周恩来在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与张学铭的面前,潸然泪下:
“张汉卿的爱国主义心情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怀念他!”
1960年,得知张学铭夫妇要去香港探亲,周恩来专门在西花厅宴请他们。
张学铭
期间,周恩来又谈到了对张学良的牵挂,他还亲笔写下:
为国珍重,修心养性。前途有望,后会有期。
两句话,委托张学铭夫妇想办法转交给张学良。
虽然周恩来用心良苦,对此做了精心的策划,他叮嘱张学铭夫妇到了香港后,将那封信交给友人,藏到口红盒里,然后在台湾张学良夫妇经常做礼拜的教堂里,偷偷交给赵四小姐。
但是,由于当时政情险恶,这封信最终还是没能交到张学良的手上。
对于张学良的亲属,周恩来多年来可谓关怀备至。
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1933年加入共产党后,周恩来一直关心着他的成长。
解放后,张学思被调到海军担任副参谋长,1956年又被送往苏联列宁格勒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进行深造。
张学思
起初。苏联方面不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将大军阀张作霖儿子送来学习,不肯接受张学思。
周恩来得知后,亲自向苏联方面作出说明,张学思才得以入学学习。
为了解决京津两地张学良家属的生活问题,周恩来专门指定原东北军将领于学忠经手,由全国政协出面,将北京的张家产业顺承王府作价购买,然后将钱款根据张学良家属人数平均分配。对于那些身在海外不能回来取款的,也将他们应得的那一份存入银行,等待以后支取。
另外,张学铭夫妇还被安排出任全国政协委员,张学良的二妹、四妹以及有病在身的八弟,也都受到关照,就连过去服侍过张学良夫人于凤至的王奶奶与她的寡女,也都由全国政协发放生活费,数额与文史专员的工资一样。
王奶奶九十多岁去世后,她的寡女仍然由政协赡养。
周恩来
后来张学思病重期间,周恩来专门指示,要让医院设法抢救,如果力量不够,还可以请301医院或者其他医院一起进行抢救。
1970年张学思病逝后,周恩来悲伤不已,几次指示要查清张学思的问题。
1975年,周恩来的健康状况越发不好,卧床不起。但是,当他得知张学良患上眼疾近乎失明后,非常着急,马上向有关部门询问张学良的病情。
临终前,周恩来依旧牵挂着这位在台湾的朋友。
从昏迷中醒来后,身体极度虚弱的周恩来,专门召见了当时负责对台工作的罗青长,交代他一定不要忘记台湾的朋友……
1990年年张学良生日之际,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专门致电张学良向他祝寿:
先生去台后,虽遭长期不公正待遇,然淡与荣利,为国筹思,赢得人们景仰。恩来在时,每念及先生则必云:先生乃千古功臣……
邓颖超
两年后,张学良的儿子张闾林回沈阳参加阎宝航烈士的纪念活动,罗青长将周恩来1960年写给张学良的四句话,又手书一边托张闾林转交给张学良。
1996年,阎宝航的女儿阎明光前往美国看望张学良时,罗青长再次将周总理的四句话交给阎明光,让她转交张学良。
张学良看到后欣喜不已,激动的问阎明光:“这是不是周先生说的?”
去世前,张学良一直想要回大陆一趟,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愿望。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去世。
虽然两位世纪伟人都已离开,但是他们的友谊却成为一段佳话,将继续流传下去。
同时,他们的友谊也告诉我们:只要是为民族大义着想,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领航优配-炒股配资代理-无息外盘配资-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