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伊古带着普京的密令,15天内再见金正恩,俄朝这几天很不寻常
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专机刚落稳平壤,朝鲜劳动党大楼门口就蹿出个穿灰西装的身影。
定睛细看,这不正是手握权柄的朝鲜最高领导人?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金将军两步跨下台阶,展开双臂就往前扑。
俄方随行记者举着摄像机直发愣,三伏天里热气腾腾的机场,两位领导人抱得比大酱汤里的蛤蜊还紧实。
这阵仗,哪像是接待同级别的官员?分明是对待自家兄弟的架势!
要说蹊跷,这可是一年半里绍伊古第三趟往平壤跑。
莫斯科到平壤的航线还没正式复航呢,俄方专机倒像串门似的来来往往。
更邪乎的是这回的礼遇规格:朝鲜领导人不仅破天荒下楼相迎,走回办公室路上还搭着俄国人的肩膀说说笑笑。
路透社驻韩记者踮着脚尖数台阶,从大门口到办公室顶多三十步,硬是让两人磨蹭了半袋烟功夫。
您可别被表面热络晃了眼。
明眼人早就看出门道:绍伊古每次都是捧着普京的"密匣子"来的。
去年那位扛着火箭炮来窜门的朝鲜兄弟前脚刚走,俄军后脚就在顿巴斯战场摆出了朝鲜造炮弹。
这回带着六千工程兵协建库尔斯克,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冰山尖儿。
俄罗斯军事博主早扒拉出前线新玩意,朝鲜75式火箭炮配着集束弹,炸得乌军装甲车找不着北。
莫斯科和平壤这手"换家战术"玩得溜。
朝鲜把压箱底的军火往西边搬,俄罗斯的石油粮食就往东边运。
听说开城工业园最近通上俄式电网,三池渊煤矿里还有白胡子俄国专家转悠。
这不,韩国情报院急得上蹿下跳,抓耳挠腮地数人头,按他们说法,小两万朝鲜"劳务人员"早就在西伯利亚扎了根。
要说俄朝这哥俩好,还得从苏联老大哥那辈算起。
想当年平壤直飞莫斯科的航线说停就停,掐指头算算都荒废三十来年了。
这次突然要复航,怕不只是方便领导人见面。
那位东北老邻居但凡出远门,都是要坐绿皮火车横穿整个远东,2001年访俄花二十多天在路上,气得随行警卫啃压缩饼干啃得脸发绿。
如今有了直飞航线,往后串门可就便利多喽。
更耐人寻味的是双方互建纪念碑的打算。
俄罗斯境内要给朝军援俄作战立碑,朝鲜国内要给俄朝友谊树丰碑。
这两块石头往地上一戳,等于是要把暗地里的买卖摆上明面。
要不说俄方州长急吼吼出来作证,连普京操心库州重建这话都往外掏,摆明了是要坐实这段"兄弟情"。
隔壁首尔城看得眼珠子发红。
青瓦台发言人拿着联合国的制裁令拍桌子,说雇佣朝鲜劳工犯天条。
可人家莫斯科振振有词:我们请的是灾区重建志愿者,干的都是排雷修路的活计。
要不说国际政治就是个扯皮场,六千工程兵背着铁锹入境,你说他是劳务输出还是军事支援?
华盛顿那边早就放出风声要追加制裁。
但看朝鲜这些年被制裁得油盐不进,俄罗期又顶着西方压力两年多。
这哥俩勾肩搭背的,倒像是把制裁当成了粘合剂。
也难怪英国《经济学人》酸溜溜地说:全世界的制裁倒逼出个新版"东方阵线"。
说到底,绍伊古这趟平壤行埋着更大的雷。
坊间传闻朝鲜正在搞新型洲际导弹试射,俄罗斯那边新研制的防空系统也可能往东边搬。
虽说双方拍胸脯保证不搞核扩散,但军工合作的水到底多深,外人还真摸不着底。
倒是有军事专家提醒注意西伯利亚铁路的运量,开往朝鲜的油罐车班次,可比战前涨了三倍不止。
这边厢韩国憋着劲要搞三航母编队,那边厢朝军拉着俄罗斯搞联合军演。
东亚火药桶眼看着要添新柴火。
倒是咱中国街坊四邻看得分明,邻居家动静闹得大,路过时自然要多看两眼。
外交部发言人最近老被问及半岛局势,答得倒是四平八稳:"劝和促谈"四个字说得跟念经似的。
绍伊古揣着密令飞返莫斯科那天,平壤顺川国际机场又升起架伊尔-96。
有卫星拍到这架总统专机同款飞机往远东方向蹿,惹得全球情报机构直挠头。
要真像传闻说的朝鲜领导人年内访俄,这兄弟俩的"铁哥们"戏码还得多唱几出。
只是苦了联合国安理会的笔杆子们,制裁决议案怕是得连夜加班改稿子喽!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领航优配-炒股配资代理-无息外盘配资-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