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司马师准备发动军事行动后,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以及镇东将军诸葛诞几乎同时上书,请求出兵攻打吴国。这场战争可谓是曹魏后期名将们的全面亮相,几乎倾巢而出,展现出魏军强大的军事实力。
王昶和毌丘俭两位将领是老相识,彼此间合作默契。关于王昶的战绩,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江陵、夷陵之战:吴国军二代的集体亮相(曹魏后期的名将是谁?)》。而毌丘俭的军事才能,则在多篇文章中有所体现,比如《毌丘俭征伐高句丽背后的真实意图(女真高句丽是不是同一民族?)》及《中原王朝对东北亚地区最远的一次征讨(魏军战力到底有多强?)》等,都详细介绍了他的作战经历与背景。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胡遵。胡遵出身凉州安定郡,早年由凉州刺史张既征辟入仕。张既是曹魏著名的官员,以三辅地区的治理著称,曾成功劝降两万羌人,且提拔了多位名士,如扶风的庞延、天水的杨阜、安定的胡遵、酒泉的庞淯、敦煌的张恭和周生烈等,这些人都最终取得了显赫的官职。233年九月,安定郡匈奴叛乱,胡遵在司马懿指挥下镇压叛乱,迫使匈奴投降(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北伐,强渡渭河直扑北原,胡遵与雍州刺史郭淮协同作战,成功击退蜀军(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237年,公孙渊叛乱爆发,胡遵同样在司马懿麾下击破公孙渊的将领卑衍、杨祚,最终平定叛乱(渊遣将军卑衍、杨祚等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馀里。宣王军至,令衍逆战。宣王遣将军胡遵等击破之)。胡遵经历了多次重大战役,涵盖了对蜀汉和辽东的镇压,战斗经验极为丰富。
展开剩余73%相比之下,诸葛诞则几乎没有实战经验。他在洛阳担任尚书时,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但因曹叡厌恶他们好名声、追求虚华,致使几人被罢免官职。大将军曹爽辅政后,重新启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也复职,出任扬州刺史。曹魏代汉后,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愈发强大,名门出身者往往官至高位。诸葛诞虽无军事经验,却能凭借门第背景迅速晋升至刺史等重职。
最终,司马师采纳了诸葛诞的军事计策:命令王昶攻取江陵,毌丘俭进攻武昌,以此牵制吴国长江上游兵力,然后集结精锐力量直扑东兴两城。这一决策与各位将领的官职划分密切相关:征东将军胡遵督率青徐诸军,镇南将军毌丘俭督豫州诸军,征南将军王昶督荆州诸军,而诸葛诞则主管淮南战区,担任都督扬州诸军事。
司马师集团内部也有反对声音,心腹傅嘏上书提出异议。他引用古代历史提醒司马师不要重蹈覆辙,指出吴国目前内外团结,若轻率用兵,难免失败。傅嘏认为,吴军防守坚固,设有列船津要和险要城池,轻易进攻难以奏效。相较之下,固守待敌,训练士卒,积蓄实力更为妥当。傅嘏提到西汉樊哙十万大军横扫匈奴的故事,暗示现今想要轻易攻取吴国,未免不切实际。
从军事角度看,傅嘏的建议极具合理性。之前满宠凭借固守城池和疲劳战术成功拖垮吴军,最终反败为胜,充分体现了坚守的重要性(详见《三战合肥,孙权为何一直没能打穿曹魏淮南防线(江东军的弱点是什么?)》及《孙权最后一次亲征始末(如果陆逊得到更多权力,他能否北伐成功呢?)》)。然而,傅嘏未能深入体会司马师此时的政治局势:若继续示弱,内部反对声浪难以压制,反而会加剧不稳。
252年十一月,司马师趁着严冬水位低的有利时机,下令三路大军出征吴国。西路由王昶攻打荆州,中路由毌丘俭攻占武昌,东路由司马昭统帅,率征东将军胡遵和镇东将军诸葛诞共计七万步骑进攻东兴。吴军东兴防御兵力只有数千人,西城由全琮侄子全端守卫,东城由留赞之子留略镇守。
吴国军制有其独特特点,许多将领皆拥有自己的私军,由直系亲属继承指挥。东关战事危急,诸葛恪也展现了强硬态度,率领丁奉、吕据、留赞、唐咨等共四万兵力驰援东兴。
吴国十二虎臣之一的丁奉将在此战大放异彩,稍后会详细介绍。先介绍另一名猛将留赞。留赞字正明,是会稽长山人。年轻时他在吴郡担任郡吏,曾与黄巾军将领吴桓交战,亲手斩杀对方。战斗中留赞脚部受伤,终生一足无法伸展,但他性格刚烈,酷爱研读兵书和三史,常因感叹英雄辈出、世事无常而自言若能治好脚伤便有用武之地,否则宁死。他甚至亲自割断脚筋,令家人震惊,但脚伤逐渐恢复,使他得以跛行。后来猛将凌统闻讯邀请留赞入麾下,予以重用。
留赞作战时有一独特习惯:临战前必先散发高呼,左右呼应,唱歌激昂,随后发动攻击,屡战屡胜。魏军即将在东兴面对这样令人胆寒的进攻。
丁奉同样将在东兴迎来他的辉煌时刻,一战成名。
因为时间关系,未能一一回复留言,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感谢历史爱好者的提问和长期打赏的朋友们,未来如有机会出书,将免费寄送一套作为回馈。
截至目前,已完成近60万字的创作,东汉部分仍需重写,预计东汉加三国部分总字数将达近100万字。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你们的留言、点赞与分享是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发布于:天津市领航优配-炒股配资代理-无息外盘配资-股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